欺负天家年少,内阁要行使“监护人”的权力。
李永生听得就笑,谨慎是好的,但是万事不可过头,呼延书生居然成了阴谋论者?
赵欣欣不喜欢呼延书生的论调,见他发笑,就出声发问,“你也这么认为吗?”
李永生其实对天家的决断不置可否,不过想一想之后,他还是摇摇头,“书生准证猜的,可能是实情,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天家目前还保有年轻人的心态……我认为这是好事。”
紫嫣准证侧头看过来,“年轻心态……这个好吗?多是说人不稳重吧?”
中土国的传统认知里,还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那一套,年轻并不值得夸耀。
李永生笑一笑,“我曾看到过这么一篇文章,少年中土说……”
少年中国说出自梁启超,李永生对作者的一系列行为,并没有多少赞同,但是独独对这一篇文章,他的评价不低。
与少年相对的是“老迈”,人老了会守旧,朝代老了会腐朽,这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越来越健全的制度,只会扼杀更多的想象力,不遗余力地维护既得利益团体。
所以,他将少年中国说的大致内容说一遍。
最后他强调,“少年人会犯错,这是他们的特权,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改正错误,但是少年人的冲劲和血性,只会体现在那个时期,一旦失去了,永远不会回来……”
赵欣欣眨巴一下眼睛,“这少年中土说,你是在哪儿看的?”
李永生心中微微一震,脸上却笑容依旧,“我也忘了是在哪儿看的,当时就是觉得,这观点很是新颖,不落俗套,而且很有些道理。”
丁青瑶点点头,“没错,其中蕴含了大道至理,别的不说,只说这中土的王朝兴替,岂不是正符合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
经主不愧是经主,随便就说到点子上了。
呼延书生的身体,猛地一震,然后冲李永生一拱手,笑着发话,“李大师的见地,果然不同凡响,我却是有点落于窠臼,思维方式有些老迈了。”
公孙不器也笑着点点头,“与李大师沟通,每每能有意外的收获,令人惊喜连连。”
众人又说了几句,还是赵欣欣出声发问,“永生,咱们能帮天家做一些什么?”
很显然,少年天子的选择,不但获得了民心,也得到了很多修者的认可——赵家人的内战有啥意思?跟外国人对着干,那才算好汉。
甚至雷谷这帮桀骜之辈,眼中一向没朝廷的,竟然也因此对天家也生出了点好感。
赵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