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个天一个地。
杨灏心中怅然,说不出的沉重。
余家人再错,他却是没有任何的资格怪罪她们。
余小姑和兰娘、姜妈妈再怎么冷静,此时也是有些慌乱,兰娘大声呵斥:“胡说八道!”
余小姑也道:“四公子跑来我们家里乱说一通,好没道理。我们一家女眷哪里敢算计杨侯爷,他也是一方大将。”
杨灏却像是没有听见一般,继续道:“杨夫人生了一晚上,直到四月初四才产了一女,可产后就昏迷不醒,气息微弱,余淼淼出生的时候,身体也与常人不同,不知何故,满是疮疤,将一干丫鬟婆子吓傻了,也不敢去碰她,不敢看她是男是女,侯爷也一心记着杨夫人,龚妈妈趁乱将她抱到窗边,又抱了我回来,只说是身上的洗洗就洗掉了。是不是?”
兰娘几人见劝止不住他,干脆也不听了,抬脚就往屋里去了。
走到门口,正要关门,却听身后“噗通”一声,旋即传来杨灏的声音:“儿子无以为报,等回播州请罪之后……再来敬孝。”
余淼淼出生之时的身体也不好,余家的境况也差,也是她命大,才活下来了。
若杨夫人生的是儿子,被换到余家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
他岂有不去请罪的道理,就算是侯爷要砍了他,他也认了。
兰娘三人硬着心肠没有应声,也没有回头去看,进了屋,将门狠狠的合上了,只有站在窗边无声看着的梅娘,冲外面喊了一句:“发什么疯呢!”
她们不承认,又没有证据,就这几句话,空口无凭,又有什么用?
屋内再无半点声响传来,院子里,杨灏磕了三个头,直起身来,又冲着杨澈磕了头,不敢抬头去看他的神色,只一声不吭的爬起来了,踉踉跄跄的往外而去。
话说出来了,他心中并未轻松多少,脚步像是要飘起来,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他心知必然是二哥,二哥肯定有很多的话要问他,可是他没有脸见二哥。
只边走边沉声道,“我们到了汴京的第二天,龚妈妈去大相国寺上香,撞见了徐家主母徐吴氏,徐家是……我娘的娘家,徐吴氏是她的亲大嫂……”
徐吴氏当初帮着打点的四婢,认出了龚妈妈来,龚妈妈不肯认,只说她认错了人。
这徐吴氏正和几个贵妇人一起,觉得让人看了笑话,丢了脸面,拉不下脸来,只拉着龚妈妈不放,又将什么宣纸、羊毫、狼毫全部抖了个底朝天,又说着四婢之中的宣纸,前阵子才得了他们家的好处,一个从高丽来的鎏金香熏球,又指天发誓,她没有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