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的。
山外的风穴是自东向西盘旋,山内就是自西向东,墓穴里的炁场若想借风穴飞天,就必须按照同样的走向来流动。
可看眼前那座山的炁场走势,却是东进西出,和墓穴炁场流通的方向正好相反。
想到这,我拍了拍李淮山的肩膀:“野人山的地图你还带着吧?”
李淮山撇了撇嘴:“带是带了,可眼瞅着雨越下越大,我那张地图又不防水,就这么拿出来,分分钟就淋掉色了。”
金向前听到了我和李淮山的对话,立即凑过来:“我这有张防水地图。”
我赶紧朝他摊摊手,示意他拿出来。
金向前手里的那张地图,是一张很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我仔细辨认了大半天,才找到我们所处的位置。
从地图上看,过了前面那座山,就是一片起伏不断的山丘,但每一作山丘的高度都比较低,这样的地势,还不足以改变炁场的走向。
看地图的时候,我随口问了丹拓一句:“老前辈,你还能记住蛊巢的具体位置吗?”
丹拓说:“蛊巢也没有具体位置,只要一进野人山腹地,地下十米的地方,全都是蛊巢,不过蛊巢的入口倒是很多,离咱们最近的一个,走三天就能到。”
我点了点头,将地图捧到眼前,仔细辨认着山腹中的高山走势。
花了好大一阵子,终于在地图中心偏左的位置找到了一片高耸的山峰,这片山峰高低错落,形成了一片犬牙交错的连云峰,我又仔细看了看周围的地势,在连云峰的西侧,是一片错综复杂的谷地和山洼,而在东侧,则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平地。
从东边流过来的炁场遇到连云峰以后,会出现大规模的盘动,流向变得极不稳定,到了山洼和谷地以后,又会出现淤积和回旋,最后旋出山谷,重新回流到连云峰一带,这样一来,东进西出的炁场流向就被彻底颠倒,变成细西进东走。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埋藏仙蛊的那座大墓,应该就在连云峰附近。
想到这,我就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将连云峰一带圈了出来,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用后背挡住了丹拓的视线,只有李淮山看到了我的举动。
李淮山先是给了我一个疑问的眼神,随后又朝丹拓看了一眼,似乎想通了什么。
说实话,即便到了现在,我还是不太相信丹拓。
在片刻的沉思之后,李淮山点了点头:“只要最后能到这个地方就行吧?”
我说:“把行程拉得长一些,咱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等汛期过去了,再找大墓。”
李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