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易白沙先生只身前往bj,在京城刺杀徐世昌未果,愤然跳海自杀了。”
仲甫整个人如坠梦中。
……
无数人都在死去,
无数人的画面,只留下了一个短短的文字描述。
寥寥几十字,便表明了他们的一生。
杀害,乱刀砍死,苏联被杀,他党杀害,雨花台被杀,反动军阀杀害……
当最后落脚于守常先生的时候,整部剧终于落入了尾声。
一时间,全网哗然。
“醒来早的人,便不该活嘛?!”
而电视剧中关于守常先生的三个场景,被网友们摘了出来,感动到哭。
第一次守常先生从日本回来,夫人为他杀了大花鸡;
第二次是夫人被接到bj,一家人本来准备去吃涮羊肉,守常先生因为把钱借给了学生就没钱去吃了,夫人不但丝毫没有怪意,还帮着先生安慰孩子,并且已经开始做面条了,结果蔡元培派人送来了平时从大钊先生工资里扣的工资,于是一家人又可以去吃涮羊肉;
第三次就是我发的那张图那里吧,守常先生答应以后国家变好了,就教夫人读书识字,然后要夫人亲手给他写封信,夫人没上过一天学,却把先生的名字了熟于心。
而后。
剧中的守常先生被杀了。
而他的妻子,没上过学的赵纫兰女士,失去了她的憨坨。
在此后,她又肚子带着儿女们度过了六年光景。
只是这次,再也没有了大花鸡。
一个没上过学的人,一笔一划写着他的名字。
这是她这辈子唯一认识的三个字,她的遗言是要埋在他的身边,在地下伴他长眠。
“赵纫兰,守常先生夫人,1933年5月28日病逝,享年49岁。1936年6月,中共heb省委追认她为华夏d员。”
……
网上彻底吵翻了天!!
当《觉醒年代》进入最后一集,无数人的逝去,伴随着陈仲甫和李守常离开京城的画面,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
最后一集,守常先生送仲甫先生出京城路过河边的时候,看到苦难中挣扎的平民百姓,
寒冬旷野,二人掩面痛哭的场景,震撼了所有人。
他们,是一种什么情绪呢?
感同身受的不甘?发自肺腑的悲痛?还是生不逢时的无奈?又或者是对他们亲人牺牲的满腔怨恨?
“1920年2月,李守常把冒险将受到警察缉捕的陈仲甫送出北京,路上,二人约定,分别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