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高,看得远。刚才我说的那几句话,其实在墨言身上,也是一个样。”
就在前几天,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了获奖人。
墨言成为了华夏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因为国内外文学界震颤。
这时候的文艺圈其实就两个新闻。
一个是墨言诺贝尔文学奖震撼文艺圈。
一个是关凌单手镇压电影圈。
都是让人不免咋舌的消息。
张俊宁也没想到,关导在这里聊娄叶,竟然还聊起墨言来了。
她若有所思。
张俊宁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作为从湾湾出来的人。
她知道内地人总是喜欢称呼湾湾为蛙蛙。
但是张俊宁却是见多识广的那种,不但在外留学,而且在内地也待了好几年,跟着关凌更是南征北战,对于关凌所说的这四句话,简直是深有感触。
一想,别说,还真是。
“贾樟柯看起来低调,老拿奖,人家有利益啊,人家拍摄的这类型电影,首先没那么敏感,游走于审核边缘,被禁的少,赚钱的多。你让他拍商业片,他拍不了,他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就是冲这个去的。
张一谋能改,人家善于学习,就是思路一时间转变不过来。
老外那群东方主义审美的客户群体其实最想看的就是华夏人的民族性,什么奇葩,扭曲,落后,残忍,他们最喜欢了。
只要能给西方文艺界看,就给你发一朵大红花,给你奖状。
其实我的第一部《小偷家族》,也有点这个内容,只是很隐晦,而且我也没准备抨击体制,至于大家怎么看,怎么想,我就不管了。
后面那部《父亲》,聚焦的是边缘人群,和《健听女孩》一样,这个事人文关怀,那帮评委想给低分?也得考虑考虑影响,是我逼着他们没办法。
否则拿奖的能是华夏电影吗?
难。
张一谋是文艺片到商业片的转型天才,贾樟柯是精明的文艺片商人,而娄叶,则是啥也搞不清,一直陷入怪圈里面,妄图一招鲜吃遍天,不知进步的落后份子。”
关凌做出评价,“我选择他拍电影,真不如选你。”
张俊宁由衷感慨:“这评价可真犀利啊!有点狠的。最近关导这一个月来,这个表达欲,很旺盛。”
“我那啥欲还很旺盛呢。”
“这个好办。”
张俊宁过去把窗帘都给拉上了,“有事儿秘书办,没事儿秘书也能办!我都行!”
关凌:……
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