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了,晋阳公主根本就没有到庄子上去,也没有见过太上皇。
百骑司的人,没有见到太上皇,因为现在太上皇已经病重不见客了。
另外,太后娘娘的意思,最好让李承乾也到庄子上去。
看来,太上皇的身体,着实是不成了。
不然也不会让李承乾这么个大忙人专门到庄子上去候着。
皇帝治国,最是讲究的,就是孝道,所以太后才会让李承乾,到庄子上去,就是为了防万一。
太后虽说伤心,但是也只能强行理智了。
合上那道圣旨,李承乾将圣旨给收了起来,放在了桌边的盒子里去了。
既然人已经离开了,算了吧。
最近的事儿,还真是让他焦头烂额的,看着外面已经黑下来的天色,李承乾心中泛起一股无力感。
朝堂的事情还没有处置完,明天要动身去东山县庄子上了,他虽然是皇帝,但也是太上皇的儿子,他要侍疾,于床前尽孝道。
而且,先前让契苾何力去兰州,那边儿的情况,好像也不太乐观的样子。
契苾何力领军,去收拾那些散兵游勇,难。
打大仗,这些将军是不发憷的,但是就是小股的贼寇,最为难缠,他们是属泥鳅的,抓不着他们。
而且,契苾何力对那些人,心还软呢。
兰州那边的事,李承乾放心不下,眼见着又要入冬了,还不知道那些党项人又能做出什么事儿来,不过契苾何力人在那里,那边也有兵,只要处置妥当,暂时也不会出大事儿的。
至于朝堂上,等自己去庄子上的时候,就让太子李厥监国,三省的几位朝臣辅政便是了,这都是有例可循的,当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
现在朝中除这些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大事儿了,出不了差错。
“临安。”李承乾唤道。
“奴婢在。”临安上前应声。
“吩咐下去,准备准备,明日午后,朕从宫中出发,前往东山县。”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
李承乾去庄子上侍疾和太子监国理政的事儿,还要等到明日早朝,当着群臣的面儿宣布,这件事,而且这事儿,群臣也没有反驳的理由。
皇帝离开宫中,到庄子上去,到太上皇身边去,这是孝道,这是大义。
暂时离开宫中,到庄子上去清净清净也好,另外,还能到书院那边儿去看看,书院的事情结束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动静了,但是这件事,却是在李承乾的心中,久久不能抹平。
他对书院可是给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