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幻梦仙河里漂泊,足足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才到达昆星岛。
上了岛,在师兄弟们的指引下,他又走了近半个小时,才找到灵虚中赫赫有名的“长恩宫”。
长恩宫,取义“仙途漫漫,恩远流长。”是灵虚弟子筑基之后记名入册,拜师授业的地方。
长恩宫在灵虚并非只有一座,光是幻梦仙河便有三座,千山云海也有,灵虚天境也有。
长恩宫里,有三种人,一种是执事,负责记录弟子名册,以及师从何人。第二种,是师父。有五代弟子、四代弟子、三代弟子,修为从金丹期到化神期都有。还有第三种,就是像何易一样的新晋弟子,修为都是筑基初期。
进了长恩宫,执事弟子拿着他的推荐函,引有到了偏殿,面见一位中年模样的道袍执事。
正是灵虚中颇负盛名的元婴真人――清岩
清岩真人看了一下他的推荐函,念道:“何易,来自露岛,资质中下。五个半月筑基,前三个月仅仅到炼气三层修为,后因千山云海历练之行有所奇遇,才顺利筑基。”
“三个月三层,资质中下,奇遇筑基。”他品味了一下这几句话,然后对何易道:“以贫道阅历,你这天资,恐怕收你为徒的多是当个差使,真心愿意教导你的人不多。”
他的话说的直白,也很诚恳。
何易心中明白,点头道:“真人说的是,弟子在修真方面的确没有什么天赋。不过经好友引导,弟子已决定走苦修之路,是以烦请真人帮弟子看看灵虚之中是否有苦修的前辈正欲纳徒。”
“哦?苦修?”清岩真人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你可知苦修的意义?”
何易不敢夸口,谦逊道:“苦修意义弟子不知。只知一心求道,不畏艰险。”
“嗯。好个一心求道,不畏艰险。但愿真的见识苦修之后你还能如此认为。”他说着,取过案上的玉符,凝神查阅了一番,摇头叹道:“唉,可惜呀,这昆星岛上,并无苦修同门正欲收徒。在贫道印象中,仙河三岛也没有苦修的道友。”
何易早有预料,闻言也不吃惊,只是仍然问了句:“请问真人,在我们灵虚之中,可有苦修的前辈?或许因为苦修者少,他未在长恩宫留名也未可知。”
“偌大灵虚,苦修者倒不是没有。贫道记得,在千山云海驼星山的叶明师弟,便是一位洞玄期苦修者。只不过叶师弟离山历练,已经有三十多年不曾见过他了。”
“那可还有其他前辈?”何易又问。
堂堂灵虚,有一万八千弟子,其中金丹期以上的就有过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