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方立周朝八百年。
话说一干难民等到天明,放眼望去,果然是西岐地界。过了金鸡岭,便是首阳山。走过燕山,又过了白柳村,到达岐山之下。又走了七十里,来至西岐城,众难民见西岐的风土人情,果真如传言所说,物阜民丰,军民彼此谦和有佳。
一干难民联合写了手本,投递在上大夫府中。散宜生将手本上奏伯邑考。翌日,伯邑考传命道:“因纣王失政于民,故此朝歌百姓外逃。还请大夫拨发库银,起造房舍,使众难民安居。”散宜生领命下去准备。
伯邑考又道:“父王囚于羑里已满七年,我欲亲自前往朝歌,代父赎罪,不知大夫意下如何?”散宜生言道:“启禀公子!主公临别之时,曾言七年难满,自回归国。不得前往朝歌,公子此举有违主公临别嘱咐。如公子不放心,可差一名心腹,前往羑里问安,也不失人子之道,何必以身犯险呢?”
伯邑考叹道:“父王有难,被囚异乡七载,举目无亲,为人子者,岂能忍心!要我等九十九子还有何用?我准备带上祖传三件宝贝,前往朝歌进贡,以赎父王之罪。”这正是:不遵父命入商都,烹杀为饼甚残忍。圣人危难也食子,离国七载方得归。不知吉凶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