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位不是高明之士,哪一位都生具经天纬地之才,为何全被西岐军民所败,皆因天数使然,非人力可扭转。在冀州之时,将军曾对我言讲,贵老师传授你一身本领,临下山叮嘱你要辅保明主,你见我体恤民苦,与民忧乐与共,便投于麾下,岂不知我与武王相较,如同萤火比皓月,你若愚忠殷纣,岂不是有违师命?”
郑伦被苏护一番肺腑之言,说得如梦初醒,不觉汗如雨下,言道:“若非君侯棒喝,末将即便愚忠而死,也不过轻如鸿毛。只是末将屡次触犯西岐将帅,只怕姜子牙及诸将不能相容。”苏护言道:“姜丞相若无气量,天下人怎会纷纷来投。西岐众将,皆是明理之人,定会既往不咎。将军且稍后,待本侯禀过丞相。”
苏护返回大殿,向上躬身道:“郑伦已被末将说服,却因战场上与众将曾有摩擦,恐丞相及众位将官不能相容。”姜子牙笑道:“彼时你我乃是敌国,各为其主,如今已然归降,便是一家人,怎会心生嫌隙。”
当下令左右传令道:“将郑伦放回,更换衣冠,上殿相见。”少时,郑伦脱下甲胄,更换便服,上殿下拜道:“末将逆天而行,不识时务,以致两军多起冲突,如今被擒,又蒙赦免,此恩此德,没齿不忘!”
姜子牙亲自将郑伦扶起,言道:“将军忠心义胆,实令老夫钦佩。但纣王无道,自绝于天下,非是做臣子的不忠心救国。我家主公礼贤下士,将军可安心辅佐,不必心生疑虑。”郑伦闻言再三拜谢。
姜子牙遂即引着苏侯等人来至皇宫,参见武王姬发。行礼称臣完毕,武王问道:“相父有何奏章?”姜子牙启禀道:“冀州侯苏护现已归降,特来参拜。”武王宣苏护上殿,言道:“孤王恪守本土,克尽臣节,不知朝廷为何屡次三番发来征讨之师,如今爱卿舍商归周,孤甚是欣慰,加封爱卿忠勇侯,其他众将皆有封赏,还请相父与孤代劳设宴款待。”苏护等人当殿谢恩,姜子牙领旨,次日在偏殿大宴文武。
此时西岐群雄云集,武王麾下统辖人马三十万,傲视天下诸侯。且说汜水关韩荣,收到战报,不由大惊,忙差人修本连夜进朝歌面圣。这正是:进女朝商乱社稷,悔恨不迭归西岐。自此洗刷不白冤,挺直胸膛大丈夫。不知吉凶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