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番思想教育以后,年轻一代的弟子基本已经成为了顾海超的忠实拥趸。
令人意外的是,最狂热的居然是龙爪手和宋青书。
用龙爪手的原话来说就是,“我的战斗力只有六千,盟主起码在两万以上。”
至于宋青书则是有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意思。
当初在武当派狠狠教训了他的顾海超成为武林盟主,甚至有可能获得比这更高的地位时,他的心态顿时就变了。
也不知道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总之现在“合六派入明派”喊的最高的那个人就是他了。
至于华山二老听到顾海超提起“济贫”两个字,立刻高呼出声:
“盟主,我们今后一定好好跟你混!”
不管他们是真这么想还只是说说而已,但顾海超要的就是他们一个表态。
谷/span这样以后收拾起来也算是师出有名。
“很好,武林方面接下来我们就是要跟朝廷抢时间,如果我所料不错,那位绍敏郡主应该已经按捺不住了——毕竟成昆已经在我们手里待了这么久。”
众人闻言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唯有少林派面露苦色,固不待言。
“至于军队建设方面也要同步进行,蝠王,我跟你要的人找全了没有?”
“禀报教主,哦不对,禀报盟主,大部分人已经找到。”
他说着就递给顾海超一份名单。
顾海超接过以后扫了一眼,徐达、常遇春、汤和、胡大海、蓝玉、胡维庸、李善长、刘基……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干。
尽管没有实践过自己到底是不是带兵打仗那块料,但既然这些人都是能在历史上留下事迹的名将,那用他们准没错。
况且如今的他们都未发迹,在这种时候找到他们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知遇之恩了。
“还有第二件事。”
顾海超淡淡地说出了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只要是学过历史,或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对于这九个字自然都不会陌生。
但在如今这个时代,顾海超绝对是第一个提出它的人。
旁的不说,原本一直缩在角落默不作声的朱元璋在听到这九个字以后双目立马爆发出一阵精光。
尽管他马上又低下头,但这一抹精光依旧被顾海超所发现。
然而顾海超并不在意。
根据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此时此刻的元朝已经走到了它生命的末期。
无论有没有朱元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