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阅小说 > 综合其他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156章 大出血的天柱大将军

第156章 大出血的天柱大将军(1 / 5)

洛阳,皇宫。

太极殿内。

小皇帝元诩环顾殿内群臣,最终还是将视线停留在元乂和元雍二人身上。

在他的帮助下元雍渐渐具备在朝堂上与元乂分庭抗礼的能力,也就是元子攸教他的制衡之术。

他才是大魏朝廷的天子,器与名皆在他。

元乂和元雍二人的实力越平衡,越难分敌手,需要用皇帝的名份大义来压制对手,迫使对手不敢反对自己,那么到最后决定权将上交到他这个皇帝手中,他将彻底掌控属于自己的皇权。

“章武王上表,肆州境内有逆民乞伏莫于,纠合亡命,僭越称王,据秀荣城为乱,又有逆民万于乞真,原为南秀荣牧子,杀太仆陆延,聚众叛乱,前往秀荣投奔乞伏莫于,如今二贼已合兵一处,肆州岌岌可危,章武王请求朝廷发兵肆州,助其平叛。”

“肆州刺史薛峦亦上表言明,请求朝廷平叛。”

章武王元景哲是肆州刺史,薛峦同样也是肆州刺史,为什么一个肆州会有两个太阳呢?

其实正常情况下一个州内有三个刺史,三个太阳,不单单如此,一个郡内设有三个太守,而一个县内则设有三个令长。

这要追溯到太祖道武帝拓跋珪时期。

作为人数较少的草原民族,在统一中原后,为了巩固自身统治,防止地方轻易作乱。

拓跋珪在地方官制上虽继续沿用之前的‘州、郡、县’三级,但却做出一定改变采用‘三长制’,每州设立三个刺史,按照一个宗亲,两个异姓的比例来划分。

宗亲就类似监军太监,监管另外两个异姓刺史,而异姓刺史之间又互不统属。

相当于设立多层防火墙。

一个刺史想要造反,首先就会被宗亲刺史察觉,而且还得说服另外一名同为刺史的异姓之人跟着自己一同造反。

难度不是一般般的大。

更别提大魏经常干出那种将两个明面上不合之人安排到一个州内担任刺史的情况。

这确实有效的防止地方做大。

同样也凭空多出很多‘官职’,有更多的坑位给那些‘预备’官员们。

元乂早就知道这事,他一脸淡然,并没有着急开口。

这倒是让小皇帝元诩有些摸不着头脑,元乂不是一直想着要把尔朱荣派到肆州去?

现在居然没有趁机开口。

反倒是元雍开口道,“陛下,此事万万不能耽搁,需速速从中军调兵前往肆州平叛,眼下恒、朔二州深受叛军之乱,若肆州再乱,届时,恒、朔二州腹背受敌,原本大好的局面

最新小说: 农门团宠小福女 反派:女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 重生后霍太太又甜又飒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天罡三十六变 康熙之富察皇后(清穿) 我在修真界的那些年 是校园文女配又怎样 战神萧天策 他总以为自己是个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