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因朝廷禁省在内,也称为台城。
虽然丢失了天下之中以及汉人故土,但东晋的皇帝们都心念故土,新建的建康宫其布局与洛阳皇宫的布局如出一辙。
萧衍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建了三重城墙,将各个区域划分开来。
太极殿内。
萧衍高居尊位,却未着天子华服,依旧是一身素布僧衣,但终究是当了几十年的老皇帝。
即便是没有那些装饰品,光是坐在那,便能震慑殿中众人。
反倒是下面的公卿、百官各个身着华服,怎么奢华怎么来,仿佛生怕被他人给比了下去,即便是位置靠近太极殿门口的低品级官员们也都如此。
百官朝见后。
元法僧当即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陛下!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定然不能错过此番北伐的良机啊!”
元颢也跟着附和道,“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北境烽烟四起,贼匪厮杀,已是元气大伤,陛下若能遣人带兵北伐,定能收服中原故土,而王天下!”
南逃的元氏宗亲们,都纷纷开口劝说萧衍派兵北伐。
尤其是元颢,他是这太极殿内最晚前来投奔的元氏宗亲,他对如今北边的情况最为了解。
萧衍没有接话茬,只是头一偏,看向担任尚书仆射,侍中的谢举。
看其姓氏便知道,乃是出自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乃是南朝最显赫的两大高门。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便是这两大高门姓氏。
谢举一副儒雅文人的装扮,同样是上前一步,慢悠悠的整理了一番这才开口反驳,“陛下,臣认为北伐不妥。”
“陛下常年休养生息,体恤百姓,使得我大梁境内之民,不受战乱之苦,百姓无不感恩陛下如天之德,若猝然兴兵,定然会折损民力,劳民伤财,使得百姓心中积怨,有损陛下仁德之民!”
吏部尚书王暕同样也上前一步,厉声驳斥,“陛下,臣要弹劾始安公等人,陛下体谅他们,给他们许以高位,然始安公等人不思忠君体国,为了一己私欲,妄言出兵北伐,其心可诛!臣恳请陛下重重责罚,以儆效尤!”
开什么玩笑?
靡费众多,打下来的地盘又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吃饱了撑得支持北伐?
双方争执不下。
萧衍却是淡淡的开口道,“武威将军有何看法?”
陈庆之当即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也同意北伐,此乃天赐良机,葛荣与尔朱荣即将在河北决战,山东、陇西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