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咋说呢,挺怪的,线索有,也立刻就锁定了嫌疑人,也就是这个孙凯。”
“但是呢,这雁过留痕,你说一个大活人,我们下了那么大功夫,总不至于找不到吧。”
“可谁想到,他就卡在最后一步上了,死活就找不到这个孙凯,当时我们也悬赏了,想着发挥老传统,结果还是一个样,就是查无此人。”
“只能说这个孙凯很聪明,反侦察意识很强。”
“问题是这样的一名高智商罪犯,他不会只做一次吧?就算他离开南江,他肯定也会在其他地方做同样的案子。”
“你知道的,这些罪犯只要有了第一次,就永远不会有最后一次,他成功过,那么就会一直犯下去,直到被抓起来。”
“可后来我们一直有查询全国有没有类似的案件,是有一些,但都不是孙凯这伙人。”
沈新若有所思点头。
的确。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赚够三千万就收手的事情,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
所以按照秦传旺的说法,的确是有些奇怪。
见老爷子打开话匣子,沈新索性就多问了几句。
比如丁雨薇提的,刘来宾发家的那些钱的来源。
“查过,但没查出来,刘来宾05年就去了交州,在那边待了好几年,到底干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反正回来就赚了大钱,他说是做生意的,他一些亲戚还让他带一带,也都被他拒绝了,只说南方赚钱容易,但得自己闯,有胆量才行。”
“那个时候,是有不少人去南方做生意发财了,但具体怎么发家,真没查出来,但估计不是很正当的那种生意。”
如果是正当生意,比如开公司,那都会有记录。
查不到,只能说明他做的是灰产。
又问了问其他人的情况。
秦传旺也没说出太多有用的信息。
沈新听得出来,自己能想到的,当年秦传旺都查了。
“对了秦警官,刘来宾那只鹦鹉,您还有印象吗,后来怎么处理的?”沈新问道。
“鹦鹉?”
秦传旺愣了好一会儿,才一拍脑门儿道:“对,是有这么一只鹦鹉,好像是刘来宾托人从国外搞回来的,就养在他办公室里。”
“后来我记得我们是交给林业局了,咱们市里没有森林口,我记得林业局好像是把这只鹦鹉送去了市动物园,具体怎么样,我就不太清楚了。”
说着,还问沈新问这只鹦鹉干嘛。
沈新没具体说,就说卷宗上有写,注意到了随口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