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才,难挖。
想了想,顾大伟道:“看看呗,韩小龙那案子也这么多年了,他要是能给破掉,我也服他。”
说完,摆手告辞。
另一边,沈新已经跟着松陵同事,来到了附近一家酒店。
快捷的,但还算干净。
然后开了两间房,时间还早,俩人凑一块儿商量了一下明天怎么弄。
商量的结果是先看相关证物。
这些关键证物,至今还保存在松陵分局物证室内。
然后就直奔乌坝村,找这条狗,然后把关键的人证都再重新走访一遍。
时过境迁,重新走访或许会有收获。
“关键是证据,就算我们确认了嫌疑人,怎么形成证据链也是个大麻烦。”沈新靠着椅背道。
凶器是一块石头,当年没找到,现在更不可能找到。
找到了也没用。
而现场物证不多。
12年的时候,鉴证技术就已经很好了,没可能说以前验不出来的,现在才能验出来。
就算现在技术更新,刘杰一直惦记这个案子,难道不重新验一下?
只能说凶手就是没有留下明显的物证。
如果真留下了dna,那全村验一遍dna,早就锁定凶手了。
而无法找到凶器,又没有凶手dna,最后想要形成完整证据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也是很多悬案令人头疼的地方。
商量了一番,确认计划,俩人便早早休息。
第二天一早,就赶到分局,调取了物证。
物证搜集的很全。
韩小龙的衣物,毛发等相关生物检材全部都有。
而且看过物证之后,沈新确认了,这案子至今未破,绝对不是刘杰他们不够努力,工作没做到位。
水井里的水草,第一现场的泥土,连这种物证都保留了下来。
后续还对水草和泥土做了科学分析。
还有村子里,除了孩子,给所有人都进行了采血,做了dna数据。
工作做到这种地步,案子还没破,只能说当时破案条件太差了。
“赖队,我们走吧。”
把物证都仔细查看一遍,做到心里有数,沈新扭头对身边的中年男人道。
他叫赖勇,是刑侦大队的副队长。
快四十岁了,一看就是老刑警,常年在外奔波,皮肤差,粗糙。
块头挺大的,耳朵根旁边有一条淡淡的疤痕,估计是他的军功章。
丁军保说全力支持,就特意安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