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笑笑,说道:“想问问我是如何确定于志三一定在棚户区吧?很简单:于志三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找一身衣服?还要用油布包好?他是要泅渡!”
一句话点醒了范大可,他连连点头:“没错!试想这么密集的人口,一个浑身透湿的人,怎么可能不引人注目?唉,这么简单的是,我怎么就想不明白?”
“于志三是第二期浦江短训班的,成绩优秀,下了部队后,很快被提升为小队长,此人的素质很不错,我想那个时候他一定有意无意的熟悉周围的地形。如果我没有猜错:他的水性也不错。”
一旁侍立警戒的邢大龙答道:“是的,于志三的水性很好。刘副局长,您的意思是于志三在报名参加短训班之前,就是日本人的奸细?”
“是的,以他的水平,不需要参加短训班。唉,短训班的人员甄别并不严格,很多奉命派往其他外勤站点的人员中,也许还会有于志三这样的人。”
范大可脱口而出:“那就不是我们应该操心的事了……”见刘泽之责备的看着他,赶紧改口:“属下的意思是当务之急是抓捕于志三,唉,也不知道周局长是否脱险了,万恒,可惜了!”
刘泽之想起万恒说过的话:军统最不争气的教官,唯一值得骄傲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刘泽之这样一个学生。不由得黯然神伤,叹道:“我这个学生,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万恒到了上海,连一面都没有见!记得当年,万教官的岁数和我们差的不多,我们惧怕其他的教官,和他却很亲密,每每他了薪水,就起哄去打牙祭……”
刘泽之说不下去了,喝了两口水,这才又道:“詹栋,你去医院看看:周局长是否脱险了?唉,时间越长,我这心里越没底。”
“是。”詹栋答应着去了。
范大可安慰道:“我倒觉得时间越长,周局长脱险的概率越大。刘副局长,您别太伤怀了,周局长吉人自有天相,成功抓捕于志三,就是对万恒最大的慰藉。”
一名战士跑进来报告:“刘副局长,属下等分头在棚户区沿河搜索,果然现了埋在土里的一套衣服,经见到过于志三的人辨别:就是于志三回浦江县时穿的那套衣裤。”
刘泽之答道:“知道,命令在河边搜捕的人撤回来,参与对棚户区的搜查。”
“是。”
范大可不由得感慨道:“刘副局长,唉,败在您手下,我范大可没话说。哼!于志三和您作对,那是自寻死路。”
刘泽之摆手道:“唉,我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神勇,那里还会有今天的窘境?但愿周局长能逃过一劫,否则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