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骊山东侧,则是华夏国号称五岳之一的华山。
这又是一条龙脉,在整片近古历史中,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整座秦陵,其三面环水,被渭河,鱼池河,温泉河包裹,背靠龙脊秦岭,从整座始皇陵的中轴线,向着更远的北方看去,在直线距离一百多公里的开外,那是又一位上古三皇,有着人文始祖之称的黄帝陵,其两者的中轴线刚好相对。
仅从风水玄学上来说,这绝对是整个蓝星,都不可多得风水宝地,是龙穴汇聚之地。
老夫曾走遍蓝星山川,登临过蓝星屋脊珠穆朗玛,也曾在被大幕笼罩的昆仑之外徘徊十数年,纵观整片蓝星,也找不出有拿一处帝王穴,比得上咱们眼前的这座祖龙穴!”
“在史记中曾有记载,整座秦陵,完全是仿照当时秦国的都城而建,分为外城,内城,以及地宫,地宫之上,还有宫殿,可惜,却在时光中,被摧残销毁...”
不少人,都在开口,将自己知晓的关于秦陵的消息,一一讲出。
这其中,有些消息,古大宗师以及唐大总裁等人,都知晓。
比如秦皇陵与黄帝陵的中轴线对称,相隔一百多公里。
在他们观看刘伯温留下的那本史记之中,他们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幕。
他们记得很清楚,当时刘伯温,曾站在皇帝陵那里,远眺秦陵方向,然后迈步,沿着一条在虚空中泛着金光的笔直大道,向着秦陵行来。
这条线,应该就是这秦陵的中轴线。
刘伯温,当时就是通过这条中轴线,进入的秦陵。
就因为这,古大宗师他们此刻,也想通过这条中轴线,沿着刘伯温所走过的老路,进入秦陵。
“中轴线在古时,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最多的说法,便是开中门,迎客,在古时,不管是城池,还是皇宫,最中心的位置,必然都是进入其中的大门,是正门,开正门,是迎贵客。
当然,对于高居庙堂的皇帝来说,这正门,还有另外的意义,如参朝议政的大殿,皇帝高居庙堂龙椅,等待从正门而入的人,进行朝拜...
这是规制,也是礼节。
当时刘伯温,走这条路,应该也是在遵循着这条定律吧,他认为这条路,既然是迎客的路,是对着帝皇进行朝拜的路,那么,肯定也就应该是最安全的路。”
这一个观点,引得古大宗师等人,全都赞同,正因为如此,也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哪怕是千年前的刘伯温,在当时,半路退却了,并没有走完这条迎客路,朝拜路,古大宗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