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文会见文豪(2 / 4)

咱们仓促见面,我却一直忘了跟你说,此番赶赴临安之前,家父给我重新改了一个名字,单名一个亮字,倒是与刚刚被抓到建康的金主同名了。”

陈亮。

辛弃疾将这个名字在心中咀嚼了两遍,随后抱了抱拳:“久仰久仰。”

陈亮却是板起脸来:“辛五郎好生虚伪,我年过弱冠,哪里有什么声名传出呢?反而是我身边的这位朱兄,才是天下闻名的大才。”

赵明政适时介绍右手边那名年仅三旬的男子:“这位崇安朱熹,字元晦,家中行三。曾受业于彦修公、原仲公、彦冲公、白水先生等当代大儒。

十八岁即在建州乡试中考取共生,十九岁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此时宦游归来,正在随延平先生求学。”

赵明政所说的这个公,那个先生,辛弃疾大多数都没有听过,只有一人听着耳熟,踟蹰了一下,还是郑重询问:“请问彦修公是不是曾在汉中与金贼作战的刘子羽,刘公?”

身材高大健壮的朱熹闻言瞬间兴奋:“难道现在山东也有我父亲的名声吗?”

辛弃疾再次诧异。

朱熹仿佛见怪不怪,摆了摆硕大右手说道:“我自幼失怙,母亲带着我投奔父亲生前好友,也就是我的义父彦修公。

我在义父羽翼下习得文武艺,并能参加科举以报效国家。义父与我,乃是有再造恩德,所以平日我也称彦修公为父。”

与后世程朱理学大兴之时的老夫子形象不同,朱熹其实并不是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腐儒,也不是天天听着男女大防的道德先生。

朱熹的政治光谱更加清晰,他的四名授业恩师刘子羽、胡宪、刘勉之、刘子翚全都是货真价实的主战派,在这种环境中熏陶长大,朱熹怎么可能不想办法收复故土?

辛弃疾虽然不知道朱熹是谁,却知道刘子羽的大名,不由得立即对朱熹肃然起敬。

原因无他,在建炎年间的富平之战后,宋国在西北之所以没有一崩到底,武有吴玠,文有刘子羽,两人在兴元府,也就是汉中稳住了大局,将金军又撵了出去。

这要是被金军全据汉中,乃至于攻下蜀地,宋国立即就会进入亡国倒计时。

当然,作为有能力的主战派,刘子羽的下场自然不是太好。

在秦桧掌权之后,刘子羽被罢官免职,在绍兴二十六年,也就是十六年前郁郁而终。

此时论及义父,朱熹语气中有抑制不住的骄傲,也有难以克制的悲痛。

如果刘子羽还在,哪里还轮得到张浚来扛起主战派的

最新小说: 不靠谱的神明们 穿成首辅大人的黑月光 我的娇妻高h 创造沙盘世界 我的马甲有点多 我家很有钱 俞恩傅廷远 [HP]何以成受 被迫嫁给虫族暴君后 娘子万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