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阅小说 > 综合其他 >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654章 致知格物最为难

第654章 致知格物最为难(3 / 5)

时候,他的母亲带他嫁给了一个牧师,而他的母亲整个家族全都是虔诚信徒与神职人员,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他不是神学家才不奇怪。

在牛顿一生的著作中,84%是神学著作,16%才是自然科学著作。牛爵爷之所以研究物力是为了更好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不是为了别的。

牛顿的宇宙观更牛逼,他认为上帝只创造宇宙,给了宇宙一个第一推动力,就任由人类发展,不再管了。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机械宇宙观。

而上帝将世界运行的规律藏在了宇宙中,任由人类发现。所以牛顿每发现一条定律之后,总会赞美上帝:这些和谐美,不正是表明,这广阔的天地间存在一位无所不能的上帝吗?

后来牛顿与莱布尼兹的矛盾,除了微积分以外,还有就是莱布尼兹觉得上帝不会这么无聊,‘不会给宇宙上发条’。

朱熹此举,也算是强行复刻历史了,刘淮觉得某一天朱熹发现一条定律之后,一定会将这自然定律与先贤大儒的言论联系起来。

而朱熹的思想转变,原因很简单。

他跟杨倓、徐尔雅等医学院教授混到一块去了。

且说,儒学之中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方法论的缺失。

我知道得求得真知,那么该怎么求呢?

古典的方法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话总结就是:要多想。

学了之后多想,想了之后多学。

那学的与想的到底是不是真理呢?

不知道。

历朝历代的大儒们也在完善学说,到了如今‘程朱理学’的时代,又有新的方法论。

那就是‘格物致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进步,因为总算挨着一点唯物的边了。

如果朱熹按照历史的发展方向,就会完善‘道问学’。

通俗一点就是:人心中存在真理,却必须要通过格物来学到。

但到底该怎么格物。

不好意思,不知道。

大家各自发挥吧。

各自发挥就会出现问题,到了明朝的时候,儒学已经完全走偏了,走到了唯心主义。

也就是宋朝陆九渊与明朝王守仁所坚持的心学。

既然格物格不出格名堂,那咱们就不格物,绕过这个关卡,不就成了?

通俗一点就是:尊德性,重内心,认为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内心,只要在内心上下功夫就行了。

得,儒学走到了修身成圣的阶段了。

从儒学的发展脉络就可以看出来,大家都

最新小说: 《帐中香》 我在没电的末世学黑科技 穿成火葬场里的渣攻 大佬每天想低调 我的师傅是条狗 名门豪宠:小妻PK大叔 重生之圣途风流 报告爹地:妈咪已绑好 侠岚:最强冰神 穿书后我靠美貌征服了残疾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