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萼在前线指挥兵马继续与天平军厮杀,听着身后角声与鼓声大作,不仅仅没有松一口气之态,芒刺在背的感觉却是越来越重了。
且说金军为什么敢来与人数差不多的汉军大决战,那是因为在高级军官脑中有一个账本。
那就是:金军正军的步卒战力与汉军步卒差不多,但是骑兵要精锐许多。
到时候用三万步卒顶住五万汉军步卒,金军三万骑兵将汉军一万骑兵击溃之后,就可以将汉军包圆,万事大吉了。
然而与刘淮的庙算一样,算计的很好,但具体打起来就是完全另一种模样了。
刘淮最先的打算是用精锐甲骑缠住金国骑兵,然后用步卒大阵进击绞杀,从而复刻一遍郾城之战。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辽骑营实在是过于生猛,这些归化的女真人与契丹人打仗完全是不要命的,以至于金军六千多契丹兵,竟然被三千余汉军轻骑轻易击溃,到现在还没收拢起来。
如果说契丹人的失败是情有可原的话,那刘萼就有些罪无可恕的意味在其中了。
天平军突前的兵马九千余,被四千金国甲骑分割成四个小阵,刘萼率领一万四千余汉儿步卒进攻,打了近两个时辰,才在甲骑的配合下,拆了天平军最右翼的一个小阵。
就这,还没有尽全功,不止没有把这两千崩溃的汉军斩尽杀绝,甚至还没有拦住罗慎言所部的补位。
说实在的,就凭这种战果,若不是刘萼好几代人的跟脚在幽燕无误,纥石烈志宁都得怀疑这厮通敌了。
汉军正面几乎是无法撼动的,侧翼同样难以进攻,绕行侧击的兵马无不是在半路就被拦下,此时厮杀正酣。
战局脱离庙算如此之多,此时再加上汉军火炮的亮相,金军高级军官们心生危机感,想要主动出击,以挽回国家颓势,那就真的是理所当然了。
乌延查剌所想的与纥石烈志宁差不多,不过他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清醒,没有独走,而是用旗语与号角告知了中军他接下来的行动,待到纥石烈志宁的中军举起红色旗帜时,方才带着麾下甲骑列队整齐,陆续出动。
近五千甲骑蜂拥而出,声势极其浩大,而更加声势浩大的则是金军后军与中军的集体前移。
金国中军此时还有六千余步卒,四千余甲骑,后军则是一万步卒。
两万余步骑混编的兵马同时前压,使得在一线作指挥的辛弃疾立即紧张起来。
说实话,虽然汉军步卒的战力要比金军步卒高上一大截,此时也击溃了金军好几阵,甚至斩杀了两名汉儿军统制,一名女真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