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恩府悉心栽培,学生才又今日之成绩。”
突然这一拜把朱大福给吓了一跳。
能当头甲前三名的恩府,那可是莫大的荣幸。
朱大福还不知他们三个人的成绩,还算淡定。
朱元璋已知晓了成绩,心下自是要比朱大福激动的。
在朱大福还没说话的时候,便直接上前兴冲冲地道:“他们三个可是头甲的前三。”
头甲前三?
朱大福满是诧异,问道:“你们中头甲了?”
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能高中就不易了,更别说是中头甲了?
张信回道:“若非那副悉心栽培,我等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这怎还有些不可置信?
就在朱大福迟疑的时候,朱元璋劝和道:“都是状元公,探花郎了,一直让他们跪在这里也不合适,他们既有这个心思,那就收了吧。”
这三人日后肯定会被安排在朝中重要位置之上的。
他大孙若能当上他们的恩府,可是能够增添不少助力的。
收了?
一旦收了这些人,将来靖难之役的时候,他必须是要做出表态的。
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反正他已结识了那么多王爷,想要摘干净也是不可能的了。
不管怎么选择,总归是得做出表态的。
“行吧,这个恩府我做了。”
朱大福答应,朱元璋比较张信几人都着急,冲外面吵吵着喊道:“高成,高成...快拿查茶来。”
认作恩府,那是得正八经拜师的。
很快,高成端着茶水送来。
朱元璋竟亲自上手,给张信三人一一倒了一杯茶,道:“你们拜吧,咱帮你们做这个见证。”
头甲前三拜恩府,那是他大孙的殊荣。
他能亲眼见证,也是他的荣幸。
张信三个才刚刚高中,也不曾见过朱元璋,自不知朱元璋的身份,还当他只不过是个普通高官呢。
同朝为官,他们将来也不见得会差到哪里去。
因而,朱元璋帮着见证,他们也就顺理成章的接受了。
“恩府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三人齐刷刷叩头后,又奉上了茶。
就在张信三人拜师的时候,朱允炆也收到了会试的结果。
这个名次是由一个小太监抄录回来的。
朱允炆也是从后往前,数着金榜之上能为自己所用之人。
很多都是跟着陆鸿振混的,朱允炆也能记起些名字。
记着的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