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或发狂斑与毒疽。”
“你身上,是不是出现了一些狂斑和毒疽?前者是颜色重的斑块,后者就是红肿热痛的痈。”
病人吓得魂不附体,如同竹筒倒豆子一样将自己的症状说了出来。
“我不知道有没有狂斑啊!但是确实有一些毒疽,不过我原本以为是普通的上火长痘痘,就没有管它。没想到这么严重,我还有救没有啊?”
“放心,没有病入膏肓。”
“亡阴者,应益气敛阴、救阴生津,大补元气以生阴液而免致亡阳,常用方……”
刘振眉头紧锁,提笔书写药方。
人参9g,麦门冬9g,西洋参g,五味子6g。
这个药方看似简单,却十分对症。
表面上,各个都是大补的东西,但实际里参甘温,大补肺气为君。
麦冬止汗,润肺滋水,清心泻热为臣。
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
盖心主脉,肺朝百脉,补肺清心,则元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
夏月炎暑,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祛暑。
刘振记得很清楚,这是《医方集解》里面对于这个药方的注解。
写下药方之后,刘振得到了“方剂”经验值加一的提示。
“看来是对症的。”
自从方剂版块达到二级之后,经验值就很难增长了。
小病小痛,只给一点经验,如果不是绝对地对症,不进行加减,单纯按照古人的方子给,很可能一点经验都没有。
这个药可以用作补益剂,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但问题在于……
这个病人,脉来急数而又有不规则的间歇,多见于阳热亢盛、兼有气滞、血瘀、停痰、食积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
刘振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向病人:“这个药方可以调理身体,改善你的病情,但是你得去做个心电图,我怀疑你心脏有问题。”
心脏病不是绝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如果不妥善处理,很容易导致猝死。
现代社会,这些疾病越来越有一种年轻化的趋势了。
听了刘振这话,年轻病人面色苍白犹如金纸,但他还是强行支撑着身体,去做了一趟心电图。
不到半个小时,他就回来了,带着一张没什么说明的复杂心电图表。
刘振粗略一撇,心中就有了判断。
他仔细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