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有点相信的。
当然了,作用最大的还是方言本身的实力。
要不是他记忆力这么强,根本不可能一发现就找到对应的书籍。
有了他后,效率才能提高到现在这样。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来,其实应该是和棒子那边差不多。
几万人用上个半年时间,才能够把这些书籍搞定。
而且还不能保证能够完全正确,就比如今天这个抄错的。
谁能想到元朝那三卷残片上去啊?
所以还是方言实力最重要。
赵锡武院长认为这才是方言最大的作用,要不然就算是找到也是抓瞎。
不过走的时候,赵锡武院长还是和方言握了下手。
嗯,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验证试试,看看接下来会不会遇到好事。
这是一个老中医的严谨。
当天下午,这个方子就被抄了下来,这里面的永嘉医派演变,医学理论传承,以及方剂学发展和丰富的临床医案,受到了很高的重视。
大家只要是从业者都能看得出来,这本书的价值不亚于那些方子之类的书籍。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还要高一些。
药方只是提供一个可以供人使用的方子。
但是这本书更像是个六边形战士,全方面的记录了理论,实践。
要不著名的元代翰林院学士,经筵讲官吴澄称:“此书其论益微密,其方益赅备”。
孟济民看过之后,才明白过来自己发现了个什么厉害的书。
这是又能让中医“三因论”基础丰富起来的书籍。
想到自己以后名字会被和这本书一起提及。
孟济民就激动的不行。
这一切都归公于方言的惊人记忆力,要不然这书他还真懒得研究,直接就跳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