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情况我也是在后来才发现的,吃完后总会感觉特别口干,想喝汤或者喝水,但是如果喝了后吐的会更凶。”
方言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询问下去,而是对她问道:
“你吐了过后,上厕所大便情况怎么样?”
患者想了想,然后说道:
“量比较小,而且干结,像是羊粪球一样。”
方言打了个响指,然后对着周围围观的中医们说道:
“我明白了,病主在肝,受病在胃!”
听到方言这个结论,其他人都有些懵逼的看向他。
其中一位说道:
“可是她这情况不是没什么问题吗?西医也检查过肝功能正常,肠胃也正常。”
方言摇摇头说道:
“我们刚才就掉进了这个逻辑陷阱里面,西医的诊断那是西医的,我们并不能从中医的角度排除肝上没有问题。”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方言就不应该考虑什么西医那边的诊断情况,他在这里习惯性的把自己带入了前世诊断的状态。
前世他干中医的时候需要做什么?
那就是先看诊断报告!
并把这东西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
但凡换一个场景,方言根本就不会听患者说西医诊断报告。
抛开西医那些误导,就从病人现在的情况来判断,其实非常好判断。
方言对着周围不解的中医们说道:
“反胃这个问题,其实就属于胃气不降。”
“胃气不降在中医里,第1种可能是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导致饮食积滞在胃,使得胃气不降,很显然她这个吃进去就吐,不属于这种情况。”
“另外一种就是痰湿内阻,影响胃气通降,但很显然,她舌苔上判断也不属于这种。”
说完他竖起一根手指,非常肯定的说道:
“那么就剩下一种可能了,那就是肝郁气滞。”
众人面面相觑,如果按照方言这个逻辑,不考虑之前做的诊断和治疗,好像确实是这样。
方言接着说:
“而面色暗滞,性情沉闷,寡言易怒,经期不潮,这些所有的问题,其实全部都是肝气失疏,气机失畅的症状。”
“西医那边诊断是神经性呕吐,觉得应该和情绪有关。”
“其实这个诊断辨证对了一半,只不过他们用的方法不对而已。”
“用治疗焦虑抑郁的药,并没有治疗到根儿上。”
“所以我们把这事儿整复杂了,这就是个肝郁不舒,中运滞而失降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