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开始卖力的鼓掌。
而且大家也都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毕竟国内的医疗手段,让这个侨胞刷新了认知,你就别管他是中医还是西医,反正人家都说了这是协和的功劳,是国内医生的功劳。
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就算没有参与到这次抢救中,也能在老周这番话里感到与有荣焉。
这是海外侨商对国内医疗的公开认可。
算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这句话现在看起来没什么重量,但是上面还有中侨办,还有卫生部的领导呢,听到他们耳中,这就是在表扬协和的功绩。
大家已经能够预想到,接下来上头又会对协和来一波重视。
当然了,很可能是发展中医这块。
但是中医吃肉,他们西医作为协和的一份子,当然也能够分到一块。
现在所有人都觉得当初院长把方言这个编外人员,临时调到中医科室,参与了救治,是一件多么英明的决定。
甚至已经有人在想当初方言时常在食堂出没,医院又送了他一辆摩托车(注:送的理由没有公开),是不是也是院长的长远布局。
现在大家看台上的院长只感觉一切都是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
很早之前就已经发现了方言这块璞玉,所以才开始在方言身上下注。
这次让方言这么一个编外带队治疗国外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是因为他对方言的了解,是对他医术的信任。
原来院长这么英明吗?
很早之前就已经发现方言是不一样的存在,所以从那时候就在开始布局构建协和中医科室了?
院长大概也没想到,下面这些人这么会脑补。
他现在就感觉方言是自己的福星,今天这次卫生部的领导,中侨办的领导通通都来了,让他狠狠的长了一次脸。
该说不说,这一切的开端都是因为方言开了4副药,然后让病人到协和来捡药开始的。
一切就是那么的凑巧,仿佛是背后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推动,把方言这个福星推到了他面前。
然后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当天方言来入职当天,周老板一家到京,院长只是觉得方言是中医,于是邀请他参加会诊。
其实当时对于周兆琴那已经被判为绝症的病情,院长是没有抱希望的,结果没想到方言他就恰恰能治。
现在回想起来,院长都觉得巧的有些离奇了。
就像是老周家的祖先冥冥之中在推动着方言,让他那么巧来到了协和医院,刚好碰上周兆琴这个马上就要死的周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