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的残酷,同学们也绝不会退缩,能考入大学并进入精英班的,本就是金字塔尖的佼佼者,学习更是他们当下生活的全部重心。
相比那些边工作边备考的社会考生,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足的复习时间、系统的课程指导,还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这些条件足以拉开差距,若在这样的情况下仍与研究生失之交臂,那便只能归咎于自身懈怠了。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班级上卷氛围更加强了。
真正看起来放松的人,只有方言一个人了,就连之前看来还算是淡定的几个班干部,这会儿也开始了紧张的复习。
事实证明,周围的环境确实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就算是李正吉这种根本不用担心的人,他也开始看起来《黄帝内经》《伤寒论》这些倒背如流的书了。
虽然自己记得,但是看到其他人都在努力的时候,自己不努力好像就不正常。
只有方言还是那样松弛,好像一点不受影响,甚至像是放弃考研的人一样。
但是谁要这么认为,那他就真是傻了。
大家都知道方哥是过目不忘的。
于是时间就在这种氛围下进入了五月。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三月二十五。
放假。
同时今天也是小张的大喜日子。
方言一大早就和自己媳妇儿到了小张住处。
同行的还有同样收到邀请的大姐夫和大姐一家。
小张是市局的技术警察,住处是市局分配的筒子楼宿舍,位于胡同深处的红砖灰瓦建筑群里。
这种典型的1950年代苏式公寓,每层走廊狭长如匣,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竹帘或布帘,遮挡着不足三十平米的空间。
大姐夫其实也分到了一套这样的筒子楼宿舍,原本两口子是打算搬出去住大。
但方言没同意,一来屋子实在太小,正义和明珠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四口人挤在不足三十平米的空间里愈发局促;二来姐夫工作繁忙,大姐也在学校住校,一周难得有几天团圆,两个孩子几乎全靠方言他们帮忙照料,搬出去后反而更难兼顾。
思来想去,方言索性让他们打消了搬家的念头,继续在方言的四合院前院房子里,虽说之前老娘说不能让大姐一直住着,但是相处这么久时间,方言对大姐和大姐夫的人品还是知道的。
正义和明珠也是乖巧聪明,不是那种熊孩子。
所以就这样住下了,方言甚至还想着到时候在附近买几套四合院。
到时候拿来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