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行,赵知来就不需要花费精力,反正他们都不会背叛,放权就是了。
还不用将自己弄得很累。
事情就这样处理了,现在也不需要赵知来过多的关注,形势不断地往前发展。
此时,一队夜不收化整为零,已经潜入了湖广之地,抵达洞庭湖附近。
四娃是一位年轻的夜不收,曾经是陕西人士,因为闹饥荒,活不下去,听说了大同提供吃食,才去了边镇。
那一段日子,让他印象深刻,四娃从未想过,他能够吃饱的一天。
自从过了黄河,好日子就到来了。
以前,好多难民都企图跨越黄河,可是山西守军极力阻拦,难民很穿越过去。
后来,都是因为那位老爷,慧能大师嘴里常常念叨的那位老爷,他们才能够过河,才能活下去。
对于慧能大师,四娃那是很感激,只是后面听他说,都是赵老爷的吩咐,他们那些难民就也对赵老爷,发自内心的感激。
沿路上,都有赵老爷提供的吃食,他们活了下来。
他们到了大同那个边镇。
本来,他们以为那个地方,充斥着烽火,一定会九死一生,好多难民都抱着吃一顿饱饭的目的,就算是饿死,也要去那里。
而四娃更是被分到了杀虎口。
尽管听说那是边境的关口,那是危险中危险之地,但四娃没有后退。
这是赵老爷让他活下去的,他知道感恩,所以,四娃毫不犹豫地去了那里。
而到了那边之后,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
没有战争,没有烽火,哦,也不对,还是有战争,还是有烽火的,因为井坪军打出了长城,打进了草原。
那一段时间,他们那些边军反而羡慕进入草原的士兵,能够建功立业。
他们也想去那里。
尽管这里的日子比以前好得太多太多,尽管老爷每天都提供吃食,还给他们发放新衣服。
尽管四娃很感激,也很满足。
但他还是有那么一点期望,想要去征战四方,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他四娃内心也有梦想。
所以等到上头来人招收夜不收的时候。
四娃毫不犹豫报名,因为他们都知道,夜不收是精锐中的精锐,没有士兵不向往。
经过一些测试,四娃成功的成为了一名夜不收。
再然后,他们培训了一段时间,现在接到任务,需要潜入湖广等地,宣传老爷的仁政。
对于这件事,四娃那是深有体会,他愿意做这样的事。
愿意帮助那些像他自己一